菩薩的內心世界像什麼?

菩薩像木頭銅鐵金鑄的樣? 或像人樣?~~~~~~~~~ 你覺得你喜歡的菩薩像個什麼樣? 什麼是菩薩心菩薩性? 在人間去來遊走和世人有何不同? 種種佛門弟子的修行, 表現在外的行事作風也不一樣...... 如果一樁悲慘的事情發生, 大家抱成一團嚎啕大哭, 有種人是 人家哭而他不哭, 面無表情, 脫口說: [一切皆空, 哭什麼!] 如果有一樁喜事發生, 大家歡天喜地樂洋洋, 有一種人看了臉 上一點表情都沒有, 當場脫口而出: [有什麼可高興, 萬法 皆空!]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 這個菩薩既也哭笑打罵,...

菩薩乘之『六波羅蜜』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306052805291
大方廣佛華嚴經…十地品(慈悲喜捨四無量心)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306070610611
忘憂草大大~請笑納!一點心意~

2007-11-26 18:17:36 補充:
金剛經詳細內容及解釋~請參考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5022803630
離相寂滅分第十四
須菩提!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即為非住。是故佛說菩薩心,不應住色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,應如是布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,即是非相;又說一切眾生,即非眾生。須菩提!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。須菩提!如來所得此法,此法無實無虛。須菩提!若菩薩心住於法,而行布施,如人入闇,則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法,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日光明照,見種種色。
究竟無我分第十七
爾時,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佛告須菩提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當生如是心:我應滅度一切眾生;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,何以故?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實無有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於然燈佛所,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?」「不也。世尊!如我解佛所說義,佛於然燈佛所,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佛言:「如是!如是!須菩提!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:『汝於來世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』以實無有法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,作是言:『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』何以故?如來者,即諸法如義。若有人言: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須菩提!實無有法,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是中無實無虛。是故如來說一切法,皆是佛法。須菩提!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須菩提!譬如人身長大。」須菩提言:「世尊!如來說人身長大,則為非大身,是名大身。」「須菩提!菩薩亦如是。若作是言:『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。』則不名菩薩。何以故?須菩提!實無有法,名為菩薩。是故佛說:『一切法,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』須菩提!若菩薩作是言:『我當莊嚴佛土。』是不名菩薩。何以故?如來說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須菩提!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
2007-11-28 02:19:42 補充:
不管怎麼做~不管有何反應~最重要的是~菩薩的反應~都是為了渡眾生~所以~外在表現出的喜怒哀樂~都是為了渡眾生~
菩薩可以身在世俗卻不為世俗之苦所腦~
可是一般人不一定可以明白事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~
但是他心裡邊不會執著有〝我〞〝眾生〞這樣的相~
如金剛經~「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因為已了知性空不為諸相起煩惱~清靜覺者~因覺性而能發菩提心故能下化眾生~依其發願的願力而力行六度波羅密~
菩薩知行合一~此四宏誓願成佛必行之過程~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;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;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;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。

2007-11-28 02:20:27 補充:
不管怎樣~菩薩是方便於尊稱的名詞~
真正的實相~本無眾生、菩薩之分別~菩薩不分別〝我〞、〝眾生〞能自性自渡也能渡人~(在菩薩而言無分別~清靜平等)(在眾生而言~若能藉著菩薩的願力來幫助修行~則是〝增上緣〞)
如金剛經~「須菩提!菩薩亦如是。若作是言:『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。』則不名菩薩。何以故?須菩提!實無有法,名為菩薩。是故佛說:『一切法,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』須菩提!若菩薩作是言:『我當莊嚴佛土。』是不名菩薩。何以故?如來說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須菩提!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
2007-11-28 02:25:12 補充:
菩薩
菩提薩埵之略稱。菩提薩埵,梵語 bodhi-sattva,巴利語 bodhi-satta。又作菩提索多、冒地薩怛縛,或扶薩。意譯作道眾生、覺有情、大覺有情、道心眾生。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、求道之大心人。菩提,覺、智、道之意;薩埵,眾生、有情之意。與聲聞、緣覺合稱三乘。又為十界之一。

2007-11-28 02:25:35 補充:
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,以悲下化眾生,修諸波羅蜜行,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。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、勇猛求菩提者。對於聲聞、緣覺二乘而言,若由其求菩提(覺智)之觀點視之,亦可稱為菩薩;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,則稱為摩訶薩埵(梵 mah-sattva,摩訶,意即大)、摩訶薩、菩薩摩訶薩、菩提薩埵摩訶薩埵、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,以與二乘區別。

2007-11-28 02:28:19 補充:
不管怎麼做~不管有何反應~最重要的是~菩薩的反應~都是為了渡眾生~所以~外在表現出的喜怒哀樂~都是為了渡眾生~
菩薩可以身在世俗卻不為世俗之苦所腦~
可是一般人不一定可以明白事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~
但是他心裡邊不會執著有〝我〞〝眾生〞這樣的相~
如金剛經~「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因為已了知性空不為諸相起煩惱~清靜覺者~因覺性而能發菩提心故能下化眾生~依其發願的願力而力行六度波羅密~
菩薩知行合一~此四宏誓願成佛必行之過程~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;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;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;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。

2007-11-28 02:49:23 補充:
不管怎樣~菩薩是方便於尊稱的名詞~
真正的實相~本無眾生、菩薩之分別~菩薩不分別〝我〞、〝眾生〞能自性自渡也能渡人~(在菩薩而言無分別~清靜平等)(在眾生而言~若能藉著菩薩的願力來幫助修行~則是〝增上緣〞)
我盡力而為~當參考吧!金剛經的切入點是〝實相〞~不是以肉眼切入
油炸冰淇淋只是我偶然下之道的一道甜點~好玩的心態下想到冰淇淋為什麼可以炸過不溶化呢?原來是包了一層土司~喔~就像我第一次初接觸佛法~
覺得為什麼所有的宗教都在說性行為是應該節制並應該避免的?

2007-11-28 02:57:42 補充:
就這樣~我開始了求知與好奇心的旅程~佛法因忘憂草大大的發問~而顯現眾人的覺性~自性、覺性,法性空慧~只待各位因緣來生起佛法~與法性空性相應~佛法也是與空性、自性~相契合的過程~實無有法可說、可得~
最重要的還是心不著相~使六識出六門~六根觸六塵~眼耳鼻舌身意不因外在種種相~而起煩惱~(說這些不是為了賣弄或是宣示我有多厲害~只是想盡力而為~

2007-11-28 03:01:57 補充:
我當然沒辦法像觀世音菩薩或佛陀那般善巧又圓滿的說法~但是盡力嘛~錯誤也是個改善的因緣啊!呵呵~給大家批評也會學得快一點~可能學部會也很難講咧!)油炸冰淇淋是個名字~名字是人取的~佛法、菩薩也是個名字~還是人取的喲!心隨順因緣就好了~我是這樣〝努力〞中~上述前兩則意見內容有補充在回答中~後面這則我像平常人一樣談談感想~但是因為系統怪怪的~好像是字數多~有限制~不小心重複意見又刪掉~大大收到請勿見怪~

觀世音菩薩,地藏王菩薩,地藏菩薩本願經,文殊菩薩,何謂菩薩,羅漢,菩薩廣行無量義,菩薩保佑,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,菩薩我朋友,菩薩的意思,普賢菩薩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nxinju27 的頭像
    kenxinju27

    明心見性、悟道的境界

    kenxinju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